《當老師的心臟》
Grace大學剛畢業時
曾經在台北某連鎖書店當過書區管理員
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
遇到過某位客訴我的客人
當時這位客人在出門前觸動警報器
所以我跟另一位店員就提出幫她檢查皮包
看看是什麼金屬物質誤觸警報器
沒想到這位客人在我同事檢查他的皮夾時
忽然失控大吼
「你就把我的東西都拿去、錢拿去就好了」
儘管資深同事跟她解釋
我們並沒有懷疑她有任何非法行為
只是想幫她排除觸動警鈴的物品
這位客人還是很憤怒地離開
並且致電總公司客訴我同事
以及在旁邊一句話都沒說也沒碰她私人物品的我
據客人的先生之後致電我們書店說明
這位客人離開書店之後一路咒罵哭泣
最後在附近的橋頭坐下來大哭
不管他怎麼勸慰都無效
她執意認為她被我們羞辱
他在電話裡最後說
「很抱歉,我妻子在學校承受學生太多壓力,所以情緒不穩,我已經在勸她提早退休了,我知道你們沒做錯什麼,給你們困擾了。」
這就是當時Grace對老師這份工作的第一印象
後面Grace又遇過好幾次客人在店裡失控
這些人一半以上的職業都是老師
劇情也都是他們「認為」店員做了某事羞辱了他們
讓Grace覺得老師好像是門壓力大又無處宣洩的職業
那為什麼Grace後來還是決定要當老師呢?
一方面是當時上華語師資班開了眼界
發現教學其實可以很有趣
一方面「公校老師」是少數可以讓單親媽媽我
兼顧學齡孩子行程又有穩定收入的工作
直到Grace自己拿著據說很難捧的美國高校老師飯碗
發現 班級管理壓力是有的
但是適度的心理建設可以幫助你把壓力最小化
而這些事
在你念教育學程時課本不會提
你的教授們也不會教你
因為在大學裡會選擇修教育學程的學生
可都是最配合又認真的學生了
教授當然沒有機會學習怎麼馴服公校裡的青少年們
那麼Grace就來分享自己的心得吧
Grace自己的核心思想是
所有在課堂發生的事情
老師本身都不要take it personally
不要認為學生的行為是針對你
學生講話、睡覺、玩手機
那不是在挑戰你或是輕蔑你
可能是學生失戀、爸媽吵架
甚或是單純對課業無興趣
你可以指正但不用動怒
如果指正無效
學生頂嘴或是做出過激反應
也不是針對你
是正常青少年行為
老師可以循正當管道讓學生獲得適度懲戒
這情況最忌老師被挑動情緒
說出不該說的話
作出不該做的行為
如此不但無法正確改善該生行為
更糟的是
你還失去了全班對你的尊重
如果嘗試過各種流行的管教方式
學生學習動機還是沒有改善
謹記最終該為自己行為負責的是學生本人
如果學生選擇放棄學習的機會
是學生個人的選擇
不代表他是壞孩子或是挑戰你
如果學生對課堂秩序沒有破壞的行為
身為老師應該用公平的態度
去面對課堂裡一個學生
不論他的課堂表現或成績高低
上面說的是一般搗蛋行為
如果身為老師的你
遇到一個學生就是拼命跟你作對
你第一步不是對他動怒
你應該去查明的是學生本身生活上有沒有變化
如果確定沒有
接著你應該問問這位學生其他科目的老師
看看他在其他課堂有沒有類似的表現
確定沒有的話
可以把學生私下叫來問他為什麼要這樣
態度要輕鬆像閒聊
不要像挑惕質疑
通常90%以上的局面即可化解
因為學生知道你在意他的同時
他也會反省他應該要在意自己在課堂的表現
真的得當全班面管理特定學生的秩序時
老師跟學生互動時不需要高高在上
但是在面對衝突時
應該要維持職業的警醒
不能自制時就不要妄下決定或開口說話
寧可先放下事後再處置學生
冷靜面對比什麼都重要
記得學校不是你的家
所以不要讓學生看到失控的場面
學生都是很八卦的
你一堂課失控罵人
學生圈馬上傳遍搞不好還附影音檔
有人問Grace「壞學生」不能罵不能殺雞儆猴
那這樣不就是在討好學生了嗎?
為什麼這年頭老師不能有老師的尊嚴
學生不懂分寸教訓到他們怕就好了
管他什麼學生高興不高興
Grace告訴你
如果你是教以背誦為主的科目
你的確可以用高壓來管理班級
因為你只要確保學生有聽到課堂內容就好
但是如果你是語言老師
除非你不在乎學生的口說能力
或是學期結束後
學生第一件事情是不是把課本丟垃圾桶
不然維持正面活潑而非高壓的課堂氣氛是很重要的
Grace覺得讓學生喜歡語言本身
比維持什麼老師的威嚴重要多了
Grace很自信的說
不論何時來我的教室
Grace只要開口問問題
永遠都是有學生想要舉手回答我的問題
儘管偶爾有學生偷聊天 對我來說
這遠比維持一個鴉雀無聲的死板上課氣氛重要多了
況且我的觀察
如果你讓全班學生全部討厭你
一間教室只有一個老師
卻有十個以上的學生
美國學生可以變出很多花樣來整他們不喜歡的老師
你雖然可以一一壓制回去
但是你花的心力會讓你懷疑職涯跟適任度
且嚴重影響你的教學和生活品質
最後
你必須找出你自己的方法
維持自己的生活和身心平衡
Grace聽過好幾個有熱誠有理念的新手老師
為工作鞠躬盡瘁每天加班備課
最後都是做一兩年就過勞求去的故事
他們絕對是好老師
卻很不聰明的預支掉自己所有的教學熱誠
一個走得長遠的老師
寧可做到備課70%完美
留下30%的心力給自己的私領域
並且練出回家就不要繼續操心學校的事情的能力
這樣你的身心才能徹底放鬆並回充電
隔天早上才有動力面對全新的一天
謹記 身為老師
我們的使命是觸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不是強迫學生背誦枯燥無聊的內容
我們的工作是原諒學生
讓他們下次有機會做得更好
不是每天用眼神或語言提醒學生他們犯過的錯誤
我們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感受我們關心他們
而不是僅只關心他們的學業成就
以上是我個人看法
不代表是唯一標準答案
當然每位老師都有最適合自己的教學理念
只要這理念可以幫助你
在老師這個職業走得開心、走得長遠
都是值得大家學習和分享的
圖:一位在嚴肅的老師眼中絕對不是模範的學生,在本州因疫情停校之後傳給我的訊息。雖然學期一開始花了點時間與他磨合,我本人後來是很喜歡他的,而且收到他的訊息讓我特別開心。